全力曲解全教總方案 嚇死中青代教師? 全教總2016.08.08
2. 補繳沒有要已退者另繳費,也不用在職者現在補繳,只在領到退休金而原雇主繳了補繳金額的百分之六十五時,受雇者再配合扣下相對百分之三十五金額,但是補繳並不是要去補國家最後支付責任的洞-那是總攬管理權的政府該付的,補繳時並不足以支應領取,所以國家支付責任就提前上場,而不是劉亞平要大家相信的「一切交給國家負最後責任就好」--最後是民國116年軍公教和勞保年金通通用光,全民一起向國庫搶支付! 3. 全教總的過去年資補繳費率,可以採平均保俸兩倍乘以差額費率(原繳的和我們可同意的17.9%費率之間差額),也可以是依在職本俸乘2乘以過去在職時期費率,模式可以再討論。但從來沒有人像劉亞平這樣去承認42.32%的費率(那是所有人都反對的完全提撥,不是嗎?)。如果勞雇相對補繳可以換得後面近千萬的穩定領取額度,20多年每個月少領兩千多元,是甚麼傷天害理的事?如果有相對補繳還不可信,那麼你怎麼可以相信把百分百責任推給政府是可能的? 勞動部石發基司長0804回應劉亞平詢問時,明確表達「勞工不用補繳,但已得利益者要減少給付」,劉亞平卻把官員後半的話故意藏起來,幸好當天風傳媒、新頭殼等媒體都有完整報導,而可以一看再看的全程錄影也讓劉亞平這個片段引述完全現形! 附件2:全教總對年金改革的主張、全教總方案模型(請參考附檔) 附件3:新頭殼報導(20160804) 年金改革委員會第7次會議,4日進行到勞保年金與勞退制度現況的陳述與討論,根據勞動部公布的數據顯示,勞保年金平均每人月領16,179元,比基本薪資2萬2千元還低。 勞退方面,若以勞退新制為例,平均月薪3萬6千元、工作30年等條件計算下,退休後,平均月領約8千元,兩者相加約可月領2萬4千元,但由於勞保新制上路才滿10年,能請領人數相當少,且相加後與軍公教相比,仍有一大段差距。 但全國教師產業工會副理事長劉亞平堅持,應該要將勞保與勞退相加,再與軍公教的退撫制度相比才客觀,他批評那些在政論節目上,用勞保平均月領1.6萬元,來與軍公教相比的名嘴,「不是心黑,就是智障」。 委員吳美鳳也說,拿勞保平均月領1.6萬跟軍公教退休年金相比,是「用張飛打岳飛」,因為如果加上勞退,以舊制來說,在104年的水準也有達到192萬元,接著還有新制,且1.6萬都是以「平均月薪3萬6千元、工作滿30年」下去計算,他希望政府在呈現軍公教的數據上,也能用同樣「平均月薪3萬6千元、工作30年」的標準下去對比。 劉亞平再說,政府公開勞保年金的相關資料是「項莊舞劍,意在沛公」,先說2027年勞保年金餘額就變負值,又告訴大眾,到了2064年,勞保負45兆,國家來賠都不夠。他認為政府是「袒護資本家」,用這些數據,讓勞工來鬥軍公教,因此他認為政府跟雇主應該要負擔責任,填起勞保的財政缺口。 劉亞平也問勞動部,有人主張軍公教在退撫制度上,要用「最適費率提撥,溯及既往補繳」,那未來會不會讓勞工用精算出的最適費率(27%)來提撥勞保年金?既然勞保有潛藏負債8.36兆元,那如果要勞工溯及既往補繳,勞工會答應嗎? 對此,勞動部回應,所謂的溯及既往,是在改革後,給付額度若下修,目前正在享有既得利益的勞工也要跟著下修,而不是叫勞工補繳27%的最適費率。劉亞平的認知,顯然與實際狀況有所出入。 而年改會主席、副總統陳建仁也緩頰,希望委員在評論時不要用「智障」來稱呼其他人,這樣會有損自己的格調,劉亞平則說,「這些人智商有多少,讓全民來評斷。」 附件4:風傳媒報導(20160804) 劉亞平說,台灣受雇者活在悲慘年金世界,政府只照顧資本家,他說,勞工退休金分成勞保基礎年金與勞退年金二層,政府這段期間提供資料不實,部分名嘴拿著政府資料,批評勞工月退休收入僅16000元,「這些名嘴,不是心黑就是智障!」 他說,勞動部今天公布勞保基金民國116年由正轉負,又公布勞工月退收入平均1.6萬元,擺明了就是要透過勞工去鬥軍公教。 勞工退休待遇提高 劉亞平:要從政府跟雇主負擔 劉還批評,政府針對無一定雇主勞工,與員工人數5人以下企業,不強制納保,讓一些明明有受雇者的勞工,被逼著去參加職業工會,政府這部分為何不強制? 「我主張,勞工退休待遇要提高,但要從政府跟雇主負擔」,劉亞平說,勞動部計算勞保基金足額提撥,最適費用率應為27%,但目前勞保的費用率僅9%,如果不提高提撥率,將來怎麼撐得下去? 他話鋒一轉,批評民進黨年金改革版本,「追溯既往」部分就是照抄全教總的主張,並且以勞保年金為例,強調勞保年金98年開辦,到105年馬上面臨財務危機,「出現潛藏負債,所有投保人就要溯及既往補繳?就像雇主請我當勞工,工作25年以後,要我補繳退休提撥,才能領退休金」,他呼籲所有受雇者要團結,對抗政府跟資方。 工總常務理事:資方並未以多報少,勞保年金負擔高達70% 不過,軍公教代表將矛頭指向資方,引發何語不滿,他說,目前勞保平均投保薪資36540元,跟104年平均經常性薪資38716元,差距非常小,這樣的差距主要是因為勞保投保薪資的級距設計,雇主並沒有以多報少。 何語表示,去年企業負擔二代健保補充保費233億元,每年的勞退提撥2406億元,勞保(9%)、就業保險保(1%)、健保等法定提撥,目前占勞動成本比率已近二成,勞動部若以勞保基金最適費用率27%,主張應提高勞保費率,那麼,OECD國家勞保年金,資方負擔比率大約僅50%,台灣高達70%,「假使政府同意,資方的負擔比率可以降到5成,我也不反對費率提高、天花板(最高投保薪資)提高。」 何語同時質疑,企業聘僱外勞,在台工作十四年領不到月退金,資方為外勞提撥的勞保保費,到底有沒放到勞保基金。 由於劉亞平等軍公教代表,已多次點名全教總為軍公教「叛徒」,全教總副理事長吳忠泰也在年改會上回擊,他說,「教師教導學生,日後進入職場都是勞保的投保人,因此全教總關切勞保、勞退制度,提出改革方案天經地義。 吳忠泰說,民國97年政府推動勞保年金化,結果變成朝野兩黨利用年金制度,遞延財務缺口的工具,兩大黨競相用更高的年資給付率討好選民,搞到四年後,馬政府第二任又得再推動年金改革,「這是年金改應有的結果嗎?」 全教總有鑒於當初沒有一個政黨,對年金制度提出根本改革,在馬總統提出年金改革政見後,全教產提供朝野兩黨一樣的改革版本,他擔任全教產副理事長,去在野黨場合遊說,並且被採納一部分,這是團結大家應該的做法,不是嗎?「為何一定要被影射跟任何政黨有任何關係?」吳忠泰說,當初提出方案真的只是拋磚引玉。 吳忠泰:公保、軍保、農保,政府都撥補,為何只有勞保不撥補 吳忠泰表示,101年民進黨當時還是在野黨,他不知道現在民進黨版本為何,公保、軍保、農保,政府都撥補,為何只有勞保不撥補?全教總因此才主張,應該在107年以中央政府總預算1.5%挹注勞保基金。 對於年改會委員批評雇主投保「高薪低報」,勞動部勞動保險司司長石發基表示,對於五人以下企業未主動幫員工投保,導致員工被迫參加職業工會,勞保局近年有加強查核,另外勞保條例也規定,只要受雇一人以上,就要強制加保,對於 對於軍公教代表質疑,勞保年金改革若採溯及既往,將使得目前尚未退休勞工,面臨補繳保費,石發基強調,年金改革不會要求在職員工補繳,只會對目前已在領退休金的既得利益者,降低給付標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