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師組織自律、專業自主,協助學校處理疑似不適任教師的新契機
「不適任教師」問題難解,正視癥結所在
「疑似不適任教師」的處理一直是教育圈被討論相對高的議題。姑且不論,少數學校面對種種壓力根本不願意啟動疑似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流程,或是行政機關連基本協助都不願意提供,很多人也都忽略了「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」的成因其實都相當複雜,可能涉及個人身心因素、專業能力因素、組織制度、文化因素,及各界對於教學不力認知的落差,必須在兼顧學生受教權,及避免不當侵害教師的工作權之中處理,因而,一個案子很難在幾天內就處理完畢。但也因為如此,容易被外界誤以為是教育界在「師師相護」,更有人認為,只要降低學校教評會未兼行政教師人數,就能根除不適任教師的問題,但在我們看來,假若學校不願意啟動、縣市政府不願意積極面對,這樣的主張是跟教育現場實際狀況是相違背的。
站在教師組織立場,不適任教師不能只是一昧的淘汰。
台中市教職業工會理事長洪維彬認為,一位合格教師從師培到進入職場,耗費相當大的社會成本,但在面對非傳統的家庭樣貌與多變的社會型態,卻沒有為第一線的在職教師設置身心輔導系統,而教師法第十四條所提到的「教學不力」,往往不是單一原因所造成,需要深度了解該名教師才能做出判斷。因此,站在教師組織的立場,我們會希望讓「疑似教學不力」的教師有專責單位調查與輔導,兼顧教師工作權與學生受教權,要讓在工作上遇到困難的教師,可以藉由同儕協助,改善工作能力、在專業上有所成長,而不單只是一味的淘汰;如果經過多方努力仍無法達到預期成效,再依據教師法送教評會進行後續處理。
全國性教師組織自律及專業自主,協助學校處理疑似不適任教師。
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(全教總)/全國教師會(全教會)從104年「美國教師同儕協助和審查方案」的自主研究,到教師組織倡議下催生的「專審會」,106年起更透過課程講述、情境模擬、實作演練及案例分享,承辦國教署多場研習,也受縣市委託舉辦人才培訓。除奠定了學校處理不適任教師的基礎,更高度展現全國性教師組織自律及專業自主,並可望幫助老師再成長或另做人生規劃,也回應社會的期待。
107/10/08-09、107/10/15-16為再提升「專審會」相關人員的本職學能,全教總/全教會舉辦共計2場4天的研習,各縣市專審會委員、教師、校長齊聚在臺中家商,在全教總張旭政理事長、李俊璋執行長率領之全國教師會講師群的帶領下,學員們共同研討面對不適任教師應注意之法制面、輔導面等課程,並在台中市教師會的助教群指導下完成調查與輔導報告,為未來執行調查員或輔導員的任務作準備。
現行學校碰到不適任教師出現時,或需要耗費大量人力、財力,或因為對程序的不了解而做白工,或校長主任因為處理相關案件而被告,使許多學校不敢正視此問題。在設立此專責機構-「專審會」後,加上調查員及輔導員的知能提升,相信上述困擾會減少許多,處理起來也能更嚴謹,對於學子的教育權益也將更有保障。
聯絡人:台中市教師職業工會 理事長 洪維彬
聯絡電話:04-23202148 手機電話:0976711857
聯絡人:台中市教師職業工會 組織部主任 王立宜
聯絡電話:04-23202148 手機電話:0982939550